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使用,市民也要警惕打着“数字人民币旗号”的新骗局。
6月3日,记者注意到,包括淄博网警、首都网警、锦州网警等多地披露了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的新型诈骗,其中包括代操作、假活动、假链接、假贷款、假官方、假客服、假平台、假招聘等多种套路。
什么是代操作?一般寒暑假等节假日为高发期,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下载“微会议”“全视通”等远程共享桌面App,代其进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、转账等操作。受骗人群主要是未成年人,在诈骗分子的欺骗或威胁下,使用家长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,或泄露家长关键信息。
除了未成年人外,中老年人也成为诈骗分子的围猎对象。后者以虚假的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或保险、理财、投资等为借口,诱骗受害者进行绑卡、存钱等一系列动作,进而盗取受害者资金。
另外还有假链接的形式,同样是通过互联网线上操作。诈骗分子以短信等线上形式发布钓鱼链接、二维码等,甚至伪造钓鱼网站,引诱客户填写关键个人信息,随后利用受害者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进行犯罪。
此外还有假贷款,诈骗分子冒充银行或小贷公司资质审核人员,利用客户急需贷款的心态,以“发放数字人民币贷款”“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收取手续费”等为借口,骗取受害者关键个人信息或钱财。
假平台的情况同样不少。诈骗分子借助社交软件群组以及短视频网站传播仿冒数字人民币App软件,引诱受害者下载仿冒App,通过视频、录像等获取客户关键信息进行诈骗。
更有甚者冒充公检法等公职人员,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告知受害者涉及违法问题,要求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,随后利用受害者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进行资金转移。
此外,记者了解到,目前还有诈骗分子发布购买数字人民币钱包相关信息,利用收购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实施电信诈骗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。但要注意的是,出租、出借、出售数字人民币钱包同样属于违法行为,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。
需要厘清的是,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,与纸钞和硬币等价,没有收藏及炒作价值。任何关于利用数字人民币推广获利、返现、缴纳保证金的行为,都是诈骗。
对此,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称,金融消费者在面对此类诈骗时,需要对如下信息进行关注:一是认准数字人民币官方应用,也就是能够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到的数字人民币App;二是要明确数字人民币的正规操作流程,不会涉及代操作,也不会有涉及数字人民币的相关理财活动;三是需认准官方机构,例如发放贷款机构都有官网、官微等渠道进行咨询与核实。此外,也要对绑卡、转账等操作保持警惕,务必确认正规渠道、正规人员后再进行操作。